提起辽源,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广阔的东辽河,或是民俗剪纸文化和“辽源制造”的袜乡美誉,这座小城充满了文化底蕴,发展至今在丰富的文明历史中熠熠生辉。
人们常常把东辽河称为“母亲河”,辽源也因此得名,20世纪六七十年代,辽源轻重工业发达,享有“东北小上海”之称,随着岁月更迭,这座城也一改当初模样...

谁说东北只有粗狂豪爽的大秧歌和二人转,殊不知,细腻婉转的琵琶就深深根植在辽源这山河流水间。
早在2004年,辽源就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正式命名为“中国琵琶之乡”。辽源之所以获得此殊荣,因为辽源在国内琵琶界所取得的成就无人可及:每年考入国内重点音乐院校的琵琶专业学生,三个人中就有一名来自辽源,特别是每年考入国内最高音乐学府——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的学生,有一半以上是辽源学生。

辽源还在全国建立了第一所琵琶专业学校——显顺琵琶学校,为培养琵琶人才搭建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。目前,来到辽源学琵琶的不仅仅局限于东北三省,远在日本、香港、广东、福建等地的学生也纷纷来到这片黑土地,这所学校也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确定为“全国琵琶培训基地”。
多年来,辽源始终致力于将琵琶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姻。引进琵琶制造商、开发琵琶衍生品,创造以表现琵琶人生活的农民画,生产有琵琶品牌形象的头饰、服装、方巾、丝绸制品,开发传播琵琶形象的娱乐品,如琵琶扑克、琵琶玩具等。开展琵琶教师培训、青少年培训,开展琵琶冬令营、夏令营、琵琶教师训练营等各类活动,令游客走进辽源,就沉浸在浓厚的琵琶艺术氛围中。

经过多年的文化传承和艺术沉淀,琵琶已成为辽源人口中的家乡代名词,而辽源现在的城市标志就是以辽源实景为创意灵感,以城市最具代表意义的景致为基础物象,共同构筑出承载辽源城市文化的精神名片——琵琶。

水无形,却包容万物,意无声,却跨越乾坤,蓝色渐变图块,象征辽河之水,展现辽源上善若水,兼容并包的一面。辽水之畔,龙首山、魁星楼、城市楼宇交相辉映,展现着辽源琵琶之乡深厚的历史内涵与城市魅力。白色的琵琶之弦融于山水之间,也融于辽源的血肉之中,让城市更突显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。
琵琶在辽源得到传承和发展,给东北大地增添了绚丽深厚的艺术色彩。因琵琶,辽源的美变得更加灵秀深邃。
- “冷资源”助力“冰雪游”2021/01/04
- 南岗区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处置全流程演练2021/08/16
- 风波男星深夜宣布:告别演艺工作2021/08/15
- 32支球队参与北京首届“社区杯”八人制足球赛决赛阶段角逐2021/05/10
-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: “小”城市打造志愿
- 张庆伟: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
-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
- @高考生!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
-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“和风阵雨” 最高气温29
-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
-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
- 首批"提速办"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
- 河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6例
- 中国运动员和围观年轻人为何都这么给力
- 纪检监察机关完善制度机制 推动打伞破网长效常治
- 福厦高铁泉州湾大桥成功合龙 中国高铁迈入跨海时代
- 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下周觐见最高元首,或宣布辞职
- 塔利班逼近!“孤城”喀布尔上演“惊魂一日”
- 美机构:今年7月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月
- 俄一架别200飞机在土耳其境内坠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