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月14日,山东青岛港外贸集装箱码头,货轮在装卸集装箱。 俞方平摄(人民视觉)
国内生产总值(GDP)990865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6.1%;人均GDP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——1月17日,2019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新鲜出炉,迅速成为各大外媒关注的焦点。
2020年开年以来,国际社会瞩目,中国经济交出一份份亮眼“成绩单”,释放一个个积极信号,为深陷不确定“迷雾”中的世界经济注入信心和定力。
GDP增速6.1%——
“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变”
“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GDP增速为6.1%,仍在政府设定的6%—6.5%的目标之内。”英国路透社称,“过去两年中,中国决策者一直在推出一系列促进增长的措施,同时试图遏制金融和债务风险。”
“符合官方目标和市场预期。”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对2019年中国GDP数据做出了这样的评价。
《联合早报》还关注近日发布的中国2019年外贸数据。报道称,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31.54万亿元人民币,比2018年增长3.4%。中国外贸发展呈现总体平稳、稳中提质的态势。
路透社报道,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公布的数据,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,2019年12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50.2,略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50.1,连续第二个月处在荣枯线上方。
“在过去一年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下,中国全年进出口仍维持正增长,实现完美收官。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也透露出越来越多经济企稳的迹象。”路透社指出。
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《全球经济展望》报告认为,中国经济在实际可支配收入强劲增长的支撑下仍保持相对韧性,增速依然在全球经济版图中名列前茅。
据《新西兰先驱报》报道,英国智库列格坦研究所网站1月10日公布了“2019列格坦全球繁荣指数”,对全球167个国家和地区的繁荣程度进行量化。中国的全球排名大幅度上升了25位。
展望2020年,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。“冷静”“充满希望”——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盖保德用两个关键词概括2020年的中国经济。
“2020年,中国经济虽面临压力,但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。”古巴拉美通讯社报道称。在德国柏林智库“文明对话研究所”经济学家弗拉基米尔·波波夫看来,中国经济拥有很大的韧性,具备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。
经济高质量发展——
“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”
2020年,全球经济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,下行风险依旧存在。年初,包括世界银行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、欧洲央行在内的多家机构接连下调各自地区和全球在2020年的经济增速预期。中国经济为何韧性十足?国际社会在寻找答案。
近日,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刊登题为“中国2020年表现将超预期”的报道,对中国新一年的经济形势进行了乐观的预测。该报道指出,中国政府主动调控,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,强调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;中国将赤字率控制在国际通用的3%控制线以内,同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“加力提效”。这些举措的影响将逐步显现,有望在2020年迎来丰硕成果。
古巴拉美通讯社报道称,2019年,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,中国始终致力于保持发展动力、推动经济稳定增长,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向前的动力。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、优化经济结构、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。此外,中国持续深化改革、扩大开放,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成为中国与各国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。
路透社近日援引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经济学家的观点称,2020年中国宏观逆周期政策力度不减,经济小周期筑底温和复苏,中国城市化2.0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将成经济的重要发力点。
印度德里大学经济学教授库马尔认为,中国经济发展已逐步转向依靠内需拉动,内需中又更多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,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根本性改变。尽管全球制造业活动低迷,但中国中高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不断攀升,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起到重要作用。
比利时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德威特认为,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决心、经济政策的连贯性以及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,都使得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令人期待。
外资加码中国市场——
“未来十年仍将属于中国”
世界知名大型化学品公司英力士集团近日宣布,将在宁波投资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化工材料生产线项目。美国特斯拉日前在上海正式向中国制造Model 3的首批社会车主交付车辆。跨国公司纷纷持续加码中国市场,引发外媒热议。
“跨国制造商对于中国的经济前景看法仍然乐观。”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称,最近几个月,中国政府不仅放宽了汽车制造、金融服务等行业的所有权限制,还承诺向跨国公司放松市场准入,进一步向外资开放中国市场。
英国《经济学人》近日刊文称,大多数美国公司仍致力于在中国发展。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最新调查发现,62%的会员仍将中国作为全球投资目的地前三名,87%的成员公司计划继续在中国做生意。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感慨,“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。”俄新社预计,在全球经济增长疲软的背景下,中国仍将是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。
“过去十年,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一直是中国。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不同寻常的经济发展故事,未来十年仍将‘属于中国’。”英国《卫报》刊登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·雅克的文章指出,“‘一带一路’倡议显著体现了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。未来,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治理改革,影响力将与日俱增。”
南非金砖国家研究学者加亚·乔西认为,中国积极扩大开放,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持续增长提供了重要基础。“共建‘一带一路’营造了合作共赢的局面,世界经济因之受益。“中国在创新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,5G、数字经济、绿色创新等技术将有效支持全球创新环境,促进全球经济增长,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获益匪浅。”
- “冷资源”助力“冰雪游”2021/01/04
- 巴彦县“黑土保护第一村”整村秋翻整地 打好农业生产基础2021/11/05
- 黄轩谈从影14年心态变化 称演员应和观众保持距离2021/11/02
- NBA球员年收入排名出炉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谁?2021/10/18
-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: “小”城市打造志愿
- 张庆伟: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
-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
- @高考生!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
-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“和风阵雨” 最高气温29
-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
-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
- 首批"提速办"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
- 《世界开放报告2021》亮相第四届进博会
- 昨31省份新增本土病例40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例
- 雄安新区交通一卡通面世 助力京津冀互联互通
- 国家发展改革委:蔬菜供应量充足 居民消费有保障
- 辉瑞新冠口服药获进展 疫苗临床试验却曝“丑闻”
- 市长索比亚宁:莫斯科如何成为新型工业化中心?
- “韩国人原爆牺牲者慰灵碑”引日右翼媒体跳脚
- 又一起!印度一医院发生火灾11名新冠患者死亡